恋上你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恋上你看书网 > 伪装学生 > 第67章 第 67 章

第67章 第 67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很快,我醒过来,茫然地环顾四周,恍如隔世,愣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自己在哪里。

冬天天黑的很早,虽还没到晚上,窗外已经有了昏暗的前奏。

我心口发紧,头皮发麻,隐隐恐慌,起了一身鸡皮疙瘩。赶忙起身,打开房间的灯,接着跳下床,去找我妈。

一秒也不愿在房间里多待,一个人实在是承受不住这如梦似幻的诡异。

晚上,爸爸回来后,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起聊到这件事。

爸爸虽理性,安慰我说“日有所思、夜有所梦”,但也止不住的垂头丧气,声音沉沉的;妈妈则温柔地告诉我,奶奶这是跟你告别呢。

从小,一家五口一起生活,后来爷爷去世,一家四口,如今……

我这个人记性还可以,最早可追溯到上幼儿园时的一些片段和画面。

从记事起,爷爷奶奶在我眼中就是老年人的形象,他们快四十岁有了我爸这个独子,我爸快三十岁有了我。而我刚出生时,外婆那个时候不过五十岁左右,还是个中年人。

记忆中,我和爷爷奶奶的相处,有一段漫长而平静的时光。

我想等我自己到了爷爷奶奶的年纪,躺在阳光下打瞌睡、回想往事时,这一段也必定会是我的宝藏珍品。

我奶奶在家扫地,我也一定要跟着扫,我觉得扫地好玩。家里的簸箕就一个,大且笨重,她就拿出一个硬纸板作为简易簸箕给我用。

小时候,住在一个七十几平米的房子里,家里东西多,地方拥挤,所以扫地时并不轻松,得把东西搬来搬去。我一会儿就没耐心了,看着奶奶扫。但奶奶仍然在家人面前,对我的“辛勤付出”,大加赞赏。

小时候我还是个吃饭困难户,她会用带我去出玩、买零食等方式,敦促我吃饭。当然,有时什么诱惑都不能让我乖乖吃饭,脾气好的奶奶也会生气,现在想来——一个人居然会为了你没好好吃饭而神伤,这该多荣幸。

奶奶腿脚不太好,在工作中摔伤了,从此落下了病根,经常看见她边走路边大力地捶腿。阴雨天更甚,平时不会走远。

所以一般就是带我去小区的花园里玩,我最喜欢公园里的秋千,每次都荡好高,奶奶在一旁看得胆战心惊,然后我就故意越荡越高,秀出自己的风采。

要不怎么有幼稚这个词呢,那个时候的我,身心都适配于这个词。

我们经常一起看电视。

房子小,卧室自然不可能大,我爷爷坐在他的黄金宝座上,我只能坐在爷爷奶奶的床上看。纪晓岚、大宅门、新白娘子传奇等,我全是跟他们一起看的,因为我没有遥控器的掌控权,所以爷爷放什么,我们就看什么。

当然,我们也有学习时间。家里有一套蓝皮书,估计是一个出版社出版的系列读物,我们三个还一起学过《三字经》,还有别的书,可惜我只记得这本了。

当时,爷爷是我们三个中文化程度最高的,算是老师,我和奶奶是学生。

至今,这本书都没学完,而老师和学生都不可能凑齐了。

还记得我姑妈的儿子闹离婚,为了制造舆论环境,那段时间,姑妈和儿媳经常轮番跑到我家诉苦。姑妈吐苦水,奶奶出言安慰;儿媳数落对方不是,我奶奶照样热心接待。

我心想说,作为男方的亲戚,无论双方谁有过错,一般都会站在男方这边,这属于立场问题。而且时间和事实证明,确实是女方有问题,但是我奶奶居然能在这个问题上不偏不倚!

我到现在都在好奇奶奶的心理活动,简直就是当代梅兰妮。

很快,我上学了。

初中、高中,我和奶奶相处的时光骤减,特别是高中。我的高中属于放假很少的学校,到了高三,一周只休息半天,后期甚至半天都没有,就放一个早读课给你补觉。

白天我不在家;晚上回家时,奶奶已经休息了。

我们唯一可以见面的时候,就是早上。她和爷爷出门买菜,我在家吃早餐,准备去学校上早读课。

起先,奶奶会轻手轻脚地坐在圆桌旁,跟我几句话。

我表现得极其不耐烦,敷衍两句,继续吃饭。

那个时候睡眠严重不足,六点不到起床,每天六个小时左右的睡眠,早上起床吃着千篇一律的早餐,时间很也很赶,没啥胃口但必须得吃点东西,否则会饿到中午——一天中心情灰暗的制高点。

后来,奶奶就只是坐在一旁,看我两眼,默不作声。

我知道是奶奶关心我的一种方式,但是我仍然很不懂事,也不抬眼看她,表情淡淡的,一副冷漠的样子。

我当时就知道,这么做可能会使她伤心,但是那个时候太自我了,认为她应该体谅我——我已经很累了,没有丰沛的情感回应她的慈爱。

屡屡碰壁后,奶奶还是会早上出门前,看看我。

哎。

爷爷去世后,奶奶平时就一个人在家,父母上班,我上学。

我想她应该是孤独的吧,除此之外,还有疾病的折磨。爷爷去世不久后,她就确诊了,不过我后来才知道这些。

老年人娱乐的方式不多,大多时候由电视陪伴着。

高中毕业后,我有了大把的时间,但好像仍旧没有花很多时间和奶奶在一起。只是偶尔,我会去她房间坐一会儿。她总是会表现出十二分的开心,我们一起聊天,一起看电视。

说什么话题,都能说到我爷爷,从她的口气中,我总能生动地体会到音容笑貌的含义,好像他还在我们身边。

我有时反思时,总会想,奶奶的最后几年,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活在了回忆里,活在了那个与她相伴时间最长的人的往事中。

到了后期,奶奶对看电视也没有兴趣了,看一会儿就觉得电视里的声音聒噪,不想看。

此后,便陷入到了漫长的枯坐中。沙发上有一个她固定坐的地方,她喜欢坐在那里,把腿脚放在茶几上,闭目眼神。

我不觉得她困倦,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她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。

她手边的沙发扶手上有一本画册——和大学录取通知书,一并寄过来的。后来我无意间翻看这本画册,发现奶奶生前经常看这本书,书中有几张纸甚至掉了下来。

亲戚们常说我是一个孝顺的孩子,我有时自己也这么认为,因为我爸爸就是,所以耳濡目染,我也会跟着他,学做一些事。比如家里好吃的东西,都会先让给长辈;要给长辈提供便利,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做不便的事……

人是复杂多面的,就看怎么表述了。

其实我也可以在不说谎的前提下,通篇写喜闻乐见、天伦之乐的美好画面,但我不想这样书写。尽管我也很矛盾,说不清自己的动机,或者说没有动机,只有初心。

和奶奶相处的最后一个暑假,我仍有很多遗憾不已的回忆。

一天,奶奶走到我的床边,让我陪她去药店的小超市买点东西。大家知道的,有些药店为了给医保卡提供更多的消费去处,会在里间私设一间小超市。药店赚到了钱,客人医保卡上多余的钱也买到了东西,皆大欢喜。

大热天的,我只想躺在床上吹空调,才不想出去。后来悄悄问了我爸爸,我爸也表示不要去,我就更心安理得了。

实际上,从我家去那个药店,不过二十分钟的脚程。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,奶奶跟我说过几次,我最终都没有陪她去。

奶奶洗澡有一套自己的流程,要搬东西进浴室。她是个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,所以也不吱声,自己一点点地挪动,我听到声音就赶紧下床帮忙,但有几次我明明听到了,却假装聋了,任由她自己行动。

还有最过分的一次。

奶奶的弟弟来家里玩,我本来准备午睡的,被他们高声的讲话吵得根本睡不着,气得在床上翻来覆去,又不好去打扰他们——老年人听力下降,说话大声很正常。

这时,奶奶推门进来找我,让我出来,教一下她弟弟网购。我说我要睡觉,不想去。

本以为事情就结束了,谁知我奶奶竟然在我床边求我去,甚至双手合十,上下摆动了几下,满脸的恳求意味。我大吃一惊,瞌睡早就吓没了。

为什么要这么卑微,还是对我这种小辈,这不是折煞我吗?

而且这只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,为什么要这样!

那天怀着很微妙的情绪,赶紧起身,陪她一起去客厅。

但我始终难以共情她的心理,直到现在。

再后来就是葬礼,故事本应就此封存。

但是一个多月前,我在饭桌上,听爸爸说起了奶奶临走的前的事。

对于伤痛记忆,除非别人愿意说,我是不会故意挑起的。那天很巧,爸爸的朋友,两人是夫妻,同时期各自失去了亲人。

我爸爸大概是为了安慰他们,就说起了自己亲历的场景。

谈话间,眼睛里泛着泪花,我坐在对面也一度哽咽。

原来我奶奶跟我一样,也不知道自己得了绝症。她只知道自己身上长了肿瘤,觉得割掉就会康复,所以有时会埋冤我爸不够果断,选择保守治疗。

爸爸不敢告诉她,这是癌症,且癌细胞已经扩散了全身,没办法开刀。不是她想的那样,一刀下去,就会长痛变短痛。

弥留之际,爸爸找医生走程序开了几支吗啡,我不敢想象人是痛到什么程度,才会不得已用违禁品。

爸爸趴在奶奶的床头,终于对她说出真实的病情,他说选择隐瞒是因为很多病人承受不住得癌症的心理压力,还没病死就已经自己把自己吓死了,希望奶奶能理解他的顾虑。他还说,不知道奶奶听进去多少,但是看见奶奶眼角的泪流了下来,他也一样,眼泪浸透了镜片。

我当时光听描述就泪流不止,现在写下这段时也是,甚至有点庆幸我当时不在,这是怎样一个场景啊。

2024.1.6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