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身边的忠祥公公早得了令在坤宁宫门前守着,见人来了便迎面走过去,弓着腰问好:“见过太子殿下,陛下和皇后娘娘正等着您和太子妃过来呢。”
李连奚简单的“嗯”了一声,抬脚往正殿走去,秦琼紧紧跟在后面。
永昭国的皇帝李肃端坐于上方,段皇后端着点心放在了桌面上,顺势坐到了皇帝一侧。李肃也十分自然的牵过皇后的手,抬眼看着进来的两人。
“儿臣拜见父皇,皇后娘娘。”
秦琼跟着太子行了礼,李连奚怎么说她便怎么说,一字不差。
段皇后面色一僵,谁人不知太子从不喊她这个皇后母后,但连着新进门的太子妃都这么不把她看在眼里么,她垂眼时将眸中的一丝恶毒掩下,没说话。
李肃的目光却落在秦琼身上,开口道:“起来吧,赐坐。”
李连奚率先起身,秦琼跟着坐在了旁边,随后便听到段皇后的声音传来:“阿琼,听说你昨日受了凉,身子可好了?”
秦琼抬头,余光略略打量她。皇后脸上妆容端庄,却有一双狐狸眼,肌肤白皙,嘴角挂着笑容。虽然已经四旬,看着不过三十出头。
还未来得及回答,皇帝又开口了:“寒冬将至,不少湖面都结了冰,你们可莫要贪玩。”
皇帝语气平平,似是说家常话一般,可李连奚的心却凉了下来。
这两人一前一后一番话,便知道太子妃跳湖一事,他们已知晓。至于从何知晓……
秦琼看了李连奚一眼,见他眉心微皱,心念电转,忽然想到了一套说辞,起身回道:“多谢陛下和娘娘关心,昨日我与太子殿下大婚,一不小心喝多了合卺酒,非要拉着殿下要看荷花。殿下没法只好依了我,是我将残叶看成荷花,这才失足掉进了湖中。”
若是皇家要怪罪不会等到今天,只要她不承认,先应付着。
她说完,殿内安静了一瞬,皇帝的脸色已经黯了下来,显然没想到她还真有由头。段皇后面色倒是不变,仍旧笑盈盈的,仿佛是真信了秦琼的话。
李连奚也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秦琼,若不是她表情过于僵硬和冷淡,他还以为他的新太子妃演技卓越。至少他刚刚的警告她听进去了,也给他和秦家省下了麻烦。
秦琼说完也不管他人是什么反应,坐下后保持以往的沉默模样,她大概猜到皇帝根本没想追究这件事。
李肃就是这么想的,一怒之下的赐婚而已。若是秦琼死了也不会在意,没死就继续做太子妃,目前只会对他有利。
段皇后很快反应过来,看了皇帝一眼,温婉道:“阿琼没事就好,既然不能喝酒,以后奚儿可要注意些才是。”
一直沉默的李连奚回了句“是”后又不语了。他仪态贵气,可始终半垂着眼,从不主动挑起话题。
秦琼面上无异样,心里却想着其他。
太子李连奚木讷不讨喜,为人寡言愚钝。虽为太子但政绩平平,皇帝也不曾重用。朝中大臣虽不敢妄加揣测圣意,表面恭敬实则都知道太子是个草包,废太子计日可待。
秦琼知道这些,因为她穿越的这个朝代是一本书里的世界。而且这本书正是她的主人欧炀所写,叫作《夺昭》,平常就存储在她的系统里。
秦琼回神,视线所落有了实处,竟发觉自己正盯着李连奚的脸。不料他突然看过来,只是脸上依旧没什么情绪,继而目光又垂了下去。
正此时段皇后端起茶杯递给皇帝,道:“景儿待会儿过来用午膳,小厨房做了他爱吃的糖醋荷藕还有您爱吃的碧螺虾仁,臣妾瞧着您都瘦了。”
李肃尝了口茶,道:“有皇后处处照料着朕,朕怎么会瘦?既然景儿要过来,那就等等他。”
段皇后笑着回了句“是”。
李连奚冷漠的看着这幅夫妻恩爱的场景,心中阴霾却是越积越深。
就连秦琼这迟钝的反应,也察觉出了些异样。
李连奚虽为太子,但段皇后并非他生母。
而她口中的景儿便是二皇子李连景,这位皇子比李连奚晚一年出生,性子风流,八面见光,反较之太子更受喜爱,并且李连景在书中的结局,便是最后荣登皇位的人。
李连奚是故去的永贞皇后牧曦的儿子,李肃当时宠爱皇后,所以很快便立了太子。倒是对李连景的母妃段贵妃一直很冷淡。
李连景不满父皇的偏爱,于是与太子争权,这都是后来的事了。
可是……
秦琼不动声色地观察一圈,似乎与书中所写有些不一样。皇帝好像明明更偏爱李连景,对李连奚实在是冷漠。
等久了却迟迟不见二皇子李连景,守在殿外的忠祥公公适时走了进来禀报:“参见陛下、皇后娘娘,二皇子差人过来,说是被琐事绊住了脚,会晚点过来。”
李肃脸色不变,随意道了句:“无妨,待会儿朕可要问问到底是什么琐事。”
段皇后也道:“对,等景儿来了,让他好好跟陛下说说。”
似乎是突然注意到秦琼和李连奚,段皇后嘴角勾了勾问太子:“奚儿你们……”
“太子就先回去吧。”李肃突然发话。